昌邑农商银行:这边风景“葚”好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05月31日 点击:次 |
夏风轻拂,桑果满枝。一大早,昌邑市柳疃镇桑葚采摘园便挤满了外地旅游团、周边村民组成的“采摘团”,一颗颗饱满甘甜的桑葚挂在枝头待君采撷,或紫得熠熠生辉,或白得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 “王经理,快来尝尝今年的桑葚甜不甜,这是新结果的‘桂花蜜’。”果农付在祥端着一盆个大饱满的桑葚朝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奔来,他身后挤满了争相采摘鲜果的人们。 2015年8月,还在外面饭店干厨师的付大哥在与朋友闲聊时得知现在采摘园的项目很受欢迎,前景非常好。这让有着十几年种地经验的他满心欢喜,打算回村创业。但是启动资金却是个不小的数目,就在发愁之时,父亲的一通电话为他带来了好消息,农商银行正在老家付戈庄村开展整村授信。紧赶慢赶回来的付大哥气喘吁吁地讲起自己的创业“规划”,很快就拿到了10万元启动资金。 说干就干,揣着“致富心”的付大哥拿着启动资金承包了十几亩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实验”,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从开始只种植单一品种到后来引进无籽大十、红果二号,再到后来陆续引进桂花蜜、陕8632等十几个品种,随着新品种的多样化,来采摘、来购买、来打卡的新客户也多了起来,种植园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付戈庄村所在的柳疃镇是中国海上近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更是声名远播的丝绸之乡,自古就有种桑养蚕、纺线缫丝的传统。随着付大哥桑葚采摘致富先例,周边的村民纷纷加入其中,将自己的桑葚园改造成旅游采摘园。华裕桑葚采摘园、爱客斯轮桑葚采摘园等大规模采摘园应运而生,万亩桑葚园背靠潍河,欣欣向荣。柳疃镇开始筹划打造桑葚历史宣讲、采摘、观赏、周边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桑葚采摘旅游节”,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然而举办桑葚采摘旅游节,并打造长期经济效益,就需要对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进行前期建设,基础建设的资金难题成了乡村振兴、惠农助农路上的“拦路石”。 纾困“及时雨”如何精准快速到达农户?昌邑农商银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问需于民。镇上挂职金融副镇长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担负起政银合作“牵线搭桥”的作用,最终为爱客斯轮桑葚采摘园等大型采摘园办理贷款600万元,帮助开展桑葚采摘产业升级。今年,已经是柳疃镇第七年举办桑葚采摘节,每年5-6月份约招待各地游客3万人次,同摘桑葚、共品桑茶。 看着火起来的采摘园,今年,周边的东陈村顺势做起了农家乐、野炊烧烤大排档,增加采摘园游乐项目的同时,也点亮了和美乡村“夜经济”,推动柳疃镇旅游业的发展。“由于桑葚采摘期短,距离桑葚下架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我得想好下一步打算。”桑葚树下,未雨绸缪的付大哥与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商量起了下一步规划,“我计划在咱那提升授信额度,先种些其他经济作物,再养些鸡鸭鹅等家禽,提供给东陈村烧烤摊,利用这波热度搞好农家乐,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实现地尽其用。” 除了浇灌“金融活水”,昌邑农商银行还不断探索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多向发力,精准赋能,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优势,挖掘农户的内在需求,对桑葚上下游加工企业、经销商及桑葚种植户等主体,建立上下联动、分层对接机制,确保走访到位、服务到位、解决困难到位,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达1000余万元,推动周边村庄依托桑葚产业开发桑叶茶、桑葚酒、桑果干等农产品,逐步改善桑葚良种,提升采摘体验,通过“桑葚+农产品加工”“桑葚+旅游观光”的发展模式,打造出集生态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效益农业名片,着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断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古老的丝绸文化融入现代元素,万亩桑葚园由单季“养蚕园”变成了循环的“采摘致富园”,实现了不断档的满园好“丰”景。(孙婧婧 宫召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