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德州农商银行: 金融风吹麦浪香 护航“三夏”粮满仓
 【字体: 】 2024年06月11日 点击: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当前正值抢收抢种的“三夏”关键时期,德州农商银行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夏粮颗粒归仓,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抢丰收 助力夏粮归仓

  迎着夏日阳光,茁壮的麦浪迎风摇摆,远处传来“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在赵虎镇韩春村,几台收割机正在不停地来回穿梭收割小麦,一粒粒沉甸甸的麦粒如水般流入收割机储存仓内,到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望着眼前的场景,德润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于振栋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今年小麦长势喜人,收获颇丰,得亏德州农商银行提前给我们办理了30万元授信,又购置了2台大型收割机,除了收割合作社的小麦,还能帮助村民收割400亩地,5天时间全村的麦子就能收割完了!”

  谈到今年的粮食丰收,李牌村的收粮大户李洋笑逐颜开。“今年上半年雨水较好,小麦颗粒饱满,品质优、产量高,我计划多收购存储一些粮食,但现在手头钱有点紧。这不,前几天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来走访,当场签订贷款合同,发放了50万元贷款,解决了我的大麻烦。”李洋看着满载而归的一车车小麦,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德州农商银行结合客群营销,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应季应时推出“粮食收购贷”“德融担保贷”“德商助力贷”等一系列惠民系列贷款产品,对农民生产所需农机具、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资金优先供应、优先满足、优先发放、重点支持。截至目前,涉农贷款余额37亿元,较年初增长8600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线上办 提升服务效率

  “我正为资金短缺发愁,德州农商银行的这笔贷款很快就到账了,真是雪中送炭,帮了我的大忙啦!”魏洪广看着新购置的联合收割机点赞道。

  魏洪广在袁桥镇经营德州广润农机合作社有十几年了,今年夏收前要更换、维护一批农机具,资金流转出现了暂时困难,一筹莫展之时,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客户经理发布的“慧德小店”小程序,便毫不犹豫地在网上向农商银行申请贷款。了解到客户需求后,袁桥支行迅速受理了该笔业务,当天实地调查、现场填写资料,4小时内就发放了20万元贷款,解决了魏洪广的燃眉之急。

  炎炎烈日下,抬头寺镇粮食收购大户王新国正娴熟的开着大型收割机穿梭在田间地头。“现在收粮都是一手粮一手钱,需要充足的资金周转,今年第一次感受到农商银行‘新市民e贷’带来的便捷,不仅有30万的信用额度,对马上收购粮食的我们来说,真是又快又省心啊!”王新国开心地说道。

  德州农商银行在“驻村+扫街”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持续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重点推广“慧德快贷”“新市民e贷”“慧德房抵贷”等线上贷款,发挥线上贷款便捷、高效的优势,向种粮大户、夏粮收购点等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新市民e贷”“慧德房抵贷”等线上贷款1265户、1.2亿元,有效提升贷款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

  勤走访  服务直达田间

  德州市天衢新区红兴粮食收购处厂房内,金灿灿的麦粒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该公司负责人田洪兴向客户经理介绍说,“这都是从农民手里收购的散谷,一车车运送到这里,经过24小时连续烘干作业,按渣质水分筛选后,优质麦运往仓储间,劣质麦运往本地饲料厂,实现颗粒归仓。”

  田洪兴是袁桥镇上的收粮大户,厂区占地10余亩,拥有小麦收割、运输、加工、烘干等全链条技术设备。近两年的麦谷丰收让田洪兴信心大振,今年本来准备加大投入扩增仓储量,但却苦于流动资金短缺无法实现。德州农商银行在驻村办公时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上门走访,仅用时3天,150万元贷款就到了田洪兴的手中。

  “目前我已经仓储小麦1500余吨,有了你们的贷款支持,加大投入后今年计划将达到2800吨仓储饱和量,预计能获利100余万元!”看着络绎不绝的运粮车队陆续抵达仓房,田洪兴兴奋地说道。

  德州农商银行111名客户经理主动下沉至246个村庄,走田间,访农户,直接与客户面对面服务,让服务更加接地气。同时,结合党建共建和驻村办公活动,对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实行“名单制”服务,了解结算渠道、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提前做好结算、信贷投放等工作,切实做到“仓等粮、钱等粮、人等粮”。今年以来,累计向1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85户种粮大户、4家粮食加工企业授信7845万元,已用信4256万元。(李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