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金融+“非遗”|莱阳农商银行:为非遗传承插上“金”翅膀
 【字体: 】 2024年07月12日 点击:

  莱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0余项。

  为助力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莱阳农商银行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完善“金融+非遗”服务,为非遗传承插上“金”翅膀。

  “说到莱阳,不得不提莱阳梨,其中莱阳梨膏的生产制作技艺也被列为‘全省首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我们工厂生产的梨膏棒棒糖和梨膏爆浆软糖正是非遗文化与当代消费者需求紧密结合的体现。”参观工厂时,莱阳市爱陶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讷向工作人员介绍道。

  “梨乡”莱阳是远近闻名的产梨大市,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使得莱阳梨驰名中外,莱阳梨种植已有400余年历史,使用莱阳梨熬制出来的梨膏有止咳润肺、生津化痰的食用效果,莱阳梨膏的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莱阳市爱陶漳食品有限公司研发的小包装梨膏、梨膏棒棒糖、梨膏爆浆软糖等解决了传统梨膏食用不方便、不卫生等情况,因方便携带和食用,深受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随着企业的经营,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持续开发新产品,计划引进食药级生产设备、自动灌装包装线、巴士杀菌工艺设备等,打造全面无尘车间,企业计划扩建厂区,但一时间的资金短缺成了负责人王讷的烦心事。

  正值莱阳农商银行开展“银企对接”走访活动期间,莱阳农商银行公司部客户经理来到了该企业,经过与王讷深度沟通和考察后,为其发放贷款300万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走进烟台开金巧花馍食品有限公司,展馆内一件件惟妙惟肖的花饽饽令人叹为观止,用面捏的老虎头、舞龙、孔雀等栩栩如生,用面塑造的花卉盆景、奇石摆件几乎能够以假乱真。

  “每做一件作品都是一边构思一边制作,需要花费很多心血。”胶东花饽饽、豆面灯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少莉向工作人员说道。

  刘少莉起初接触这个行业是一个偶然的机会,2018年的一天,刘少莉的朋友给父亲过生日,在她经营的餐馆订好宴席后忘记了订生日蛋糕,热心的刘少莉得知后当即提出为老人蒸一套贺寿花饽饽。当晚宴会开始后,刘少莉端上一整套贺寿的“寿桃”,惟妙惟肖的“寿桃”立即吸引了餐桌的所有人,给宴席增添了仪式感和喜庆的氛围。

  刘少莉的面食技艺被朋友一传十、十传百地在周边传开,迅速火了起来,很多人慕名而来找刘少莉订一套花饽饽。就在她应接不暇之际,脑子里闪现出一个想法:既然大家如此热爱这个传统技艺,为什么不回家办厂,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技艺呢?

  2019年,刘少莉带着无限的憧憬返回家乡开办了花饽饽加工厂。工厂成立后,刘少莉广泛接纳热爱花饽饽技艺的人,手把手教技艺,随着学徒的增多、销售渠道的扩展,扩大生产线也迫在眉睫,但资金短缺的问题成了刘少莉事业再进一步的“绊脚石”。

  莱阳农商银行得知该情况后,立即来到刘少莉的加工厂,经过现场考察后,根据其经营需要发放了80万元的贷款,帮助刘少莉迅速扩建工厂。

  “有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我迅速扩建工厂,招收了更多学员,订单也是源源不断,多亏了莱阳农商银行的支持,让胶东花饽饽这个非遗技艺得到发扬光大!”看着满墙的荣誉证书,刘少莉高兴地说道。

  如今,刘少莉已有上百个学徒遍布全国,她经营的烟台开金巧花馍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烟台市市级非遗工坊、莱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刘少莉的很多面塑作品在全国大赛中屡屡斩获金奖,将胶东花饽饽和莱阳豆面灯碗这种非遗技艺让更多人熟知。

  近年来,莱阳农商银行深耕涉农和小微市场,积极强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加大非遗产业支持力度,集中定向走访辖内莱阳梨膏制作、胶东花饽饽、鲁绣技艺、螳螂拳等100余种县级以上非遗项目,提供金融问需服务,全力满足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信贷融资、支付结算、异业联盟建立等综合金融服务;

  同时该行结合客户经理驻村办公,调研摸排非遗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难题,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精准施策,提供个性化专属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该行已为非遗传承相关产业提供3.7亿元的信贷支持。(叶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