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挎包”优良传统系列报道(96)| 脚步所向 皆为前方 王飞 |
【字体: 小 中 大】 2022年09月30日 点击:次 |
--记滕州农商银行营业部的客户经理王飞 在滕州农商银行这个大家庭里,有一个帅气的身影,他激情似火,朝气蓬勃;他热爱工作,尽心尽力;他独具慧眼,频创佳绩。他用勤劳和汗水,聪明和才智,彰显青春魅力,书写岁月芳华。他,就是滕州农商银行营业部的客户经理王飞。 2013年8月,刚跨出大学校门的王飞,带着满腔热情和美好憧憬走进滕州农商银行。起初,他被分配到洪绪支行从事综合柜员。他坚持“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用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和脚踏实地的苦干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事虽小不为不成 从事柜员工作期间,他所在网点业务量大、接待客户多,这就要求既要业务熟练,更要服务态度好。作为一名新入行的年轻员工,他主动申请多值班,利用晚上值班的时间练习点钞、算盘、小键盘等业务,并且扎实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期间没有出现一笔差错事故,顾客投诉为零。 一天中午,洪绪支行门外走进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说需要给自己的老伴办理银行卡。因开立银行卡必须是本人持身份证前来办理,王飞便询问大爷,大娘为什么没有来。大概是隔着玻璃再加上老人声音又小,只听到老人重复着:“来不了了,下不了床了,来不了了,下不了床了......。”王飞立即走出柜台,向大爷讲明了办理流程后,对大爷说,“走,大爷,您带我回家去瞧瞧,如果情况属实,我就给您转代理开户。”随后,王飞来到大爷家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让大娘摁上手印,回到行里,向领导说明情况后,为老人转了代理开户。老人拿着卡激动地对王飞说“小伙子,谢谢你。”也正是通过这件事,王飞开始在他的三尺柜台上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真诚赢得客户心 王飞喜欢农商银行这份工作。喜欢看到客户希冀而来、满意而去的欣喜,喜欢看客户在柜员们的建议下得到意外收获时的惊喜,喜欢由于坚持原则而使农商行和客户的利益得到保障后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一次中午值班,一位客户急匆匆地要支取大额现金,王飞一边安抚客户情绪,一边询问客户大额现金的用处。原来客户着急进货汇款,又心疼高额手续费,想取了现金直接去其他银行存。问明了原因,在王飞的建议下,客户开通了网银,很快就办完了业务,不但节约了时间,也省了费用,更免去了大额携带现金的风险,客户很是高兴。过了几天,这名客户又来找王飞,要把闲置的60万元存在农商行,说存在这里更放心。现在,这位顾客已经成为了农商行的铁杆客户。 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有一次,一位客户为其父亲办理银行卡密码挂失的业务,由于父亲生病无法前来亲自办理,希望王飞能想想办法帮忙办理。在向会计主管申请后,王飞和同事双人上门核实情况,在得到顾客父亲的同意并写下委托书后,一起回单位办理了密码重置。当时客户的儿子非常感谢王飞,说以前去了好多地方都没有办成,还真以为得背着老父亲来呢,真是太感谢你了。 还有一次,一位老人沮丧的来到王飞的窗口,当王飞问他办理什么业务时,老人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都是发霉的残缺的零钱,还有的被老鼠咬的面目全非,老人说是自己做点小买卖攒的钱,老伴怕丢了藏了起来,经过好长时间想起来之后找到,就成了这个样子。他一边安抚老人不要着急,一边仔细的把钱能粘的粘好,能换的兑换。老人开心不已,说“我以为这钱换不了了,小伙子你服务真好啊,谢谢啊。”看到老人心满意足的背影,王飞心里十分欣慰,感到自己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 白天,王飞虚心向同事请教,仔细处理每一笔业务,耐心接待每一位客户;晚上,他发奋学习,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夯实基础。有心人,天不负,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称赞,扎实的理论知识让他顺利通过考试,调整到中小企专业支行,从事客户经理岗位。 用信任赢得信任 作为一名“信贷新兵”,王飞将富有农商情怀的“大挎包”精神一直传承,挨家挨户走访,从村头巷尾走到田间地头,开始习惯脚下沾着泥、手里沾着土、头上顶着露珠、脸上滴着汗珠的信贷生活。 他从不坐门等客。王飞常说,在营销客户的过程中,要先和客户建立联系,通过熟识后了解清客户经营状况,及时关注客户的用款和经营情况,不间断与客户电话联系、现场拜访,在客户需求资金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王飞在走访中结识了一位从事肉类加工的客户,在认识一年多的时间里与该客户频繁接触,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后,王飞了解到对方由于生产经营较好,对资金需求不是很迫切,但这位客户的资金流水较大,于是邀请他来农商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且告诉客户如果以后办理贷款时,在农商行留存资金达到一定比例,能够享受利率优惠,在他行开立的账户还能同时使用。2021年春天,由于扩大生产,急需购进原材料,这位客户第一时间联系王飞,王飞立即上门收集资料,并及时进行考察,向客户推荐了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快速办理了贷款。客户收到贷款很满意,并一再表示以后一定多留存资金到农商银行,还将账户作为主要的收款账户。就是这一次的业务营销,王飞新增贷款3960万元。 “多动嘴、多跑腿”的信贷员 王飞注重和客户诚信交流,多交朋友,围绕客户自身人脉、社会关系,多听、多看、多记,宣传贷款政策,践行普惠金融,深挖客户合作潜力。他始终坚持把第一还款来源作为小微贷款唯一准入标准,坚持把分期还款作为差别化贷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授信模式上采用“经营、消费、银税互动、网上线上”四类微贷模式,在客户定位上做到“五个转变”,将“小而美”的客户作为主要授信对象,在流程操作上突出小微贷款的短、平、快。王飞管辖片园区某公司在滕州农商银行1笔300万元贷款即将到期,正当公司总经理韩磊为还贷资金不足焦急时,第一时间找到了王飞,王飞向他推荐了“无还本续贷”业务,待该公司提交相关贷款资料后,一天时间内办结了转贷手续,这一过程几乎没有产生融资成本。“如果不是这个业务,我就要去找‘小贷公司’了,不仅程序繁琐,而且融资成本也很高,多一天我们就要多花不少钱。”韩总心情激动地说。在逐步摸爬滚打和熟悉信贷工作后,王飞领会到了信贷工作之精髓,他深知作为信贷员一定要“多动嘴、多跑腿”。 客户的“及时雨” 无论距离多远,只要贷户有需求,王飞都在最短时间内去贷户家里看看,在唠嗑闲聊中了解他们的金融需求,帮助解决生活难题。通过不定期下乡为客户办理贷款,凭着人熟脸熟情况熟的上门服务方法,也逐渐获得客户们的认可。每当看到贷户感激的笑脸,心里亮堂堂的,听到一句句感谢的话,平凡的工作再辛苦,也值得。刘老师是一名乡镇中学教师,丈夫在乡镇政府工作,工资收入稳定,小两口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随着这几年工资上涨,也攒了些积蓄。眼看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急需在市区买房方便接孩子上学。在确定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学区房后,用多年积蓄付了首付,剩余的办了住房按揭贷款,可房子装修资金不足又成了问题,这让刘老师心里犯了难。在一次走访中,王飞了解到刘老师的情况后,向她推荐了“园丁贷”产品,额度高、利率低、专属性的特点一下子吸引了她。最让刘老师感到惊讶的是,在办理完手续的第二天,便为她发放了20万元贷款。刘老师高兴地说:“这可帮了我的大忙,农商行真是‘及时雨’!” 作为新时代农信人,王飞用行动把老一辈农信人走村串巷、上门服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来,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需,直面一切难题,守好农信家园,用实际行动全力践行着“百姓银行”的责任和担当。 患难显真情 针对疫情期间的严峻形势,他通过微信、电话一次又一次地引导客户通过“线上营业厅”等渠道办理业务,将“信贷绿色通道”贷款政策落到实处;他主动对接急需融资企业,精准分类施策,严把贷款投向;他主动上门搜集贷款资料,坚持“快速对接、快速放款”原则,压缩办贷时间,提高办贷质量,及时有力推进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是王经理吗,我着急用钱呀,现在能办贷款吗?”2020年2月9日上午,王飞接到了一编织袋厂张经理打来的电话。通过详细询问,张经理年前订了一批原料,由于疫情延迟复工日期,资金回笼不及时,年后到了约定打款日期缺少资金周转,心急如焚,想到前期王飞来走访宣传预留了名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才拨通了王飞的电话。在了解情况后,原本周末在家陪孩子的王飞即刻把孩子留给母亲照看,跟单位领导汇报后,他第一时间向张经理电话说明需携带的办理资料,该客户到网点后不到半小时,便顺利为其办理“信e贷”10万元。收到救急资金的张经理,激动的说道“王经理,谢谢你,你们农商行真是患难见真情!”能够帮助客户及时解决困难,王飞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舍小家,顾大家 舍小家,顾大家。王飞在工作上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家人的鼓励、理解和支持。2020年12月份,正好有一笔贷款到期,由于抵押物在北京,办理抵押手续需要现场办理,因为前期对接工作以及贷款手续都是王飞做的,单位领导考虑到他的孩子刚出生,打算让别人去。在争取家人的理解后,王飞主动前往北京。为了工作,他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时候很多,对孩子的亏欠也很多。每天早上孩子没醒他就去上班,晚上加班回来孩子已经熟睡。正是广大农商银行员工家属的牵肠挂肚和默默支持,舍弃了无数次的同聚同欢,农商人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坚守在工作岗位,为农商事业发展增砖添瓦。 脚步所向,皆为前方。王飞秉承老一辈农信人的“大挎包”精神,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不负青春和梦想,争做学有所长、业有所专、技有所精的新一代农商银行青年,为农商银行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采写人员:马银 单位:滕州农商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