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
【字体: 小 中 大】 2018年11月01日 点击:次 |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立足全省乡村实际,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在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之路上积极走在前列。 统筹规划 夯实制度基础 记者了解到,为扎实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年初,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迅速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调查分析研究,积极探索支持乡村振兴的方法和举措。在印发《全省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等的基础上,省联社党委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领导;设立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具体推进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省联社党委指导省联社各办事处、审计中心、农商银行成立相应组织,按照《指导意见》扎实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指导全省农商银行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达成金融服务意向,并签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全省110家农商银行全部与地方政府签订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在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方面,省联社紧紧围绕支持现代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创新推出了“兴农贷”“宜居贷”“先锋模范贷”“富农贷”四大系列50余种符合农村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满足“三农”发展需要。 聚焦“产业兴旺” 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菏泽曹县五里墩村是山东银香伟业集团的驻地,集团是带动当地经济的农业龙头企业。“这几年,村里流转土地,盖大棚种蔬菜,建牧场养奶牛,种养形成了有机循环,黄瓜、西红柿、草莓等15种农产品拿到了有机认证。”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山东银香伟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银香提到,“我们的产业发展离不开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 据介绍,围绕银香伟业集团、五里墩村发展规划,曹县农商银行以集团及上下游产业链和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及“信e贷”客户信息采集为切入点,对五里墩村村民逐户建立信息档案。在该企业发展扩大规模的关键之际,农商银行及时给予信贷支持,进口澳洲奶牛2000头。同时,曹县农商银行对企业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综合授信,帮助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农商银行服务和支持的重点,也是农商银行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和结合点。2018年以来,山东省联社针对农村产业发展,制定出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与省农担公司、保险公司等合作,推出“鲁担惠农贷”“政银保贷”和“双保惠农贷”等产品,重点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截至9月末,全省农商行系统发放乡村产业贷款23万笔、1054亿元,支持户数18万户。 聚焦“生态宜居”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代村是临沂兰陵县城乡结合部的一个社区,是“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中国美丽乡村”“山东省文明村镇”。该村党委书记王传喜说起乡村建设来,他满脸喜悦。 2005年,代村启动实施“十年建成全面小康村庄”总体规划,顺利完成旧村改造30万平方米。在谈及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时,王传喜说:“拿资金问题来说,当时的农村信用社真给了不少帮助,可以说是‘及时雨’。” 2007年,代村流转土地7000余亩,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2010年,代村开发“千亩万户”大市场——代村商城。兰陵农商银行大力支持社区旧村改造和代村商城、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集体产业发展,为社区发展提供多元化、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截至9月末,农商银行在代村社区设立营业网点1家,精品自助银行1处,在以代村为中心的各集群商圈布放自助设备13台,布放POS机具260余台;为代村社区及相关企业、商户、居民提供各类信贷资金1.5亿元。 今年以来,山东全省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程,推广“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贷”,积极支持农村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9月末,全省农商行系统对接农村基础建设项目18941个,发放宜居类贷款61亿元。支持乡村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帮助农村居民进行危、小、旧房改造,有效提升了乡村建设,丰富了农民生活。 聚焦“乡风文明” 助力培育乡村新风尚 济南市长清区马套村位于泰山西北麓,是全国“文明信用村”。据了解,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济南农商银行积极推广“文明诚信幸福村”评选活动,马套村也成为济南农商行评选出的首批“文明诚信幸福村”。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对马套村476户、1645人进行走访和交流,详细了解农户各类金融需求,并针对该村特色种植情况,对种植茶叶的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村优秀共产党员进行综合授信,对64人授信780万元。 乡风文明是社会诚信建设的根基,也是农商银行营造诚信环境的主要载体。2018年以来,全省农商银行以支持先进模范人物为切入点,促进乡村文明新风建设。主动对接地方党委、政府,扎实推进文明信用户、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乡镇(街道办事处)评定工作,采取“集中评定、批量获客、整体授信”的方式,对信用户、信用村、社区给予信贷支持。 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省联社创新推出“党员先锋贷”“拥军贷”“文明家庭贷”等信贷产品,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有效满足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优秀教师、退伍军人、文明家庭等各类群体生产经营和综合消费资金需求,通过信贷支持和引领,带动乡村居民追求文明新风尚的热潮。截至9月末,全省农商银行支持各类先进模范2.5万户、贷款达47亿元。 聚焦“治理有效” 助力乡村社会治理 聊城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棚村”,2018年上半年,随着茌平农商行与耿店村委会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单玉涛又多了一个新角色——耿店村主任助理。他吃住都在村里,还把办公地点搬到村委门口,主要解决如换零钱、反假币、信息采集、金融知识普及等农民金融服务问题,被当地百姓喜称为耿店村“金融管家”。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据介绍,为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山东省联社指导选派优秀员工入驻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建设“出资”“出智”“出力”。经与各级党委汇报沟通,全省农商银行选拔一批优秀支行行长、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挂职副乡镇长、街道办副主任,选派一批客户经理挂职村主任助理,参与乡村经济社会事务管理,为农民提供个性化、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9月末,全省农商行系统挂职副乡镇长、街道办副主任869人,挂职社区副主任、村主任助理1591人。 同时,针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相对薄弱的现状,全省农商银行积极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重点选取涉农信贷、支付结算、理财、预防非法集资、维护个人信息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内容开展多渠道、广覆盖的金融知识宣传。截至9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开展宣传1000余场次,发放宣传折页20万份,组织宣传人员两万余人,开设金融知识讲堂、金融夜校400余场。 聚焦“生活富裕” 助力实现美好生活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记者了解到,在省联社的指导下,山东全省农商银行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充分运用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贫困户帮扶台账,做到“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区别对待、分类帮扶”,动态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截至9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向省委、省政府明确的“四个2”深度贫困地区发放贷款66亿元,直接支持1.69万贫困户增收,通过产业带动间接支持5.09万贫困户增收致富。 同时,全省农商银行围绕家庭消费做文章,根据生产季节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等,以“家庭亲情贷”为切入点,为社区家庭提供“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信贷服务,并推出“惠农消费贷”,支持农户购车、房屋装修、自建房以及大宗耐用消费品购置。截至9月末,发放生活富裕类贷款达559亿元。 此外,各农商银行还依托现有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村“两委”大院等载体,打造一批一站式、智慧型、便捷化普惠金融服务点,打通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后一公里”。截至9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布设各类电子机具21.57万台,其中自助设备1.3万台,POS终端17.17万台,农金通3.1万台。 来源: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