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之美 |
【字体: 小 中 大】 2018年06月22日 点击:次 |
若人是一个花瓶,诚信就是瓶中的鲜花,五彩缤纷;若人是一只茶壶,诚信就是壶中的香茗,茶香四溢;若人是一张白纸,诚信就是纸上的彩墨,点缀如花。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可见,诚信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世俗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商业化道路越来越宽阔,人们却不断呼唤诚信,失信报道不绝于耳。诚信,是随历史洪流湮没了,还是我们忘却了它的存在?其实,诚信就在我们身边。 “刘大爷,这是您的还款单据、存单和找你的一块五毛钱,您拿好了。”等刘大爷装好东西,我扶着他往营业室外走。 “林会计,这贷款还清了,我这命也不值钱了,就是回家死了也无憾了!我再舍我这张老脸跟你借五毛钱吧。我身上就刚找的那一块五毛钱,不够我回家的车费啊!”刚走出门口刘大爷非常难为情地看着我说。 我身上就装了几张零票,一并都塞给了刘大爷,并嘱咐了他几句,让他看开点、心情好点,对病情也有好处。刘大爷长舒了一口气,步履蹒跚的上了车。望着远去的车,我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我刚刚成为客户经理时的一段往事。刘大爷名叫刘金梅,是胡里庄十二里屯的村民,今年68岁了,个头不高,可谓瘦小如柴,是我成为客户经理后的第一个客户。 2014年3月份的一天,刘大爷拿着一张3000元的存单来做质押贷款,说是开春了要买肥料。当时刘大爷带的手续非常齐全,我便为他发放了一笔2000元的质押贷款,期限一年。2015年3月份,贷款到期前我向刘大爷打电话催收,也托十二里屯的农金员要过,最终这笔贷款还是逾期了。虽然,作为债权人农信社可以处理存单来偿还贷款,可是刘大爷的存单存期为五年,2011年存上的,若现在支出来,利息全都瞎了。我决定亲自去一趟刘大爷家。走进刘大爷家的小院子,我惊呆了,我顿时明白了什么叫一贫如洗。刘大爷见我进院子了,急忙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出了屋子。 “林会计,俺老头子对不住你呀!你帮了俺,俺还让你作难!”。 “刘大爷,你家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难掩心中疑惑。 “林会计,不能再瞒你了。从去年贷出款后,我正准备买肥料下地干活,就觉得浑身疼、没劲。我去县里查了查,说我得了肝腹水肝癌晚期、关节炎,还有其他的毛病,我也说不出名字,就这样也下不了地了。我两个儿子不争气,也不孝顺,沾上了赌博。原本还能凑合着过日子,现在连两个儿媳妇也都走了,就剩下我老头子一个人了,真想一头扎死了。可我放不下那笔贷款,我不能坑了你呀!”说完刘大爷眼含泪水,颤颤巍巍地走回屋,从枕头套里摸了半天,摸出一把钱,递到我手里,说:“林会计这是我这一年攒下的粮补和老人钱。前段子王会计(农金员)来我估摸着没攒够,就没跟他说。现在你数数,看够不?” 我数了数手里的钱,大概估算了一下,告诉刘大爷够了,便扶着刘大爷打车往信用社去还贷款。随后就到了开头的那一幕。 在刘大爷身上,我看到了做人的诚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个升斗小民都能如此,谁能说我们失去了诚信呢?又怎能算是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呢?只是我们满眼浮躁,忽略了身边的道德之美! (临清农商银行 林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