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魂——爷爷的红色故事 |
【字体: 小 中 大】 2021年05月11日 点击:次 |
家里老房子翻新,我在整理着爷爷的生前遗物——他已经去世3年了。可我总是忘记了他已经去世,仿佛他还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 这时一个木匣子映入眼帘,没有任何装饰,制作的却是严丝合缝,这一定出自爷爷之手,他做了一辈子木匠。我打开木匣子,里面有一本党章、一本毛主席语录、一本毛主席文选,一张相片,是爷爷弟兄七人的合影。正在端详照片时,一个油纸包裹从书里滑出来,我捡起来打开,里面是薄薄的四张纸:入党申请书、两张功劳证、一张复员证。 我心里一阵热浪翻滚,眼前便迷糊不清了。 我小心地捧着爷爷的这几张纸,像极了小时候我颤巍巍地捧着饭碗,他在后面跟着我生怕我跌倒的样子。走到院子里他经常坐着的那个石凳上坐下,抚摸着这几张历经70多载的泛黄纸张,眼前浮现出爷爷给我讲过的他的故事。 爷爷是1946年入伍的,因为有木工手艺,被分配到了兵工厂。1947年夏天,他随兵工厂木器班到附近区域采伐木料,谁知中途遇到国民党飞机袭击,炮弹击中了卡车,他和战友被气浪掀到道旁的玉米地里,正要查看汽车损失情况时,一队国民党士兵经过此地,他们看到卡车后,开始在玉米地里搜索。当时爷爷他们一共4个战友,只有一杆枪和几个手榴弹,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杀敌报国,他们便奋起反抗,打伤敌人,突出了包围,为了不暴露兵工厂位置、尽快消灭这股敌人,他们4人分两路,一路迂回返回兵工厂报信警戒,爷爷和另一战友到附近找大部队求援。一路上他们摸爬滚打,终于甩掉敌人,到达部队时他们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大部队立刻出动人马消灭了残敌,夺回了物资。那次战斗以后,组织上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要求入党,愿意为党牺牲自己、保守秘密。后来在组织的推荐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手里这张布满褶皱、但仍保持挺括的入党申请书,就是爷爷追随党组织的最好见证。 解放以后,爷爷退伍回家,继续做起了木匠活。他话很少,却是出名的一丝不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他来说,木工是工作,更是一种享受,一块木料在他手里像变魔术一样变成有用的家具。小时候因为好奇,我总爱跟着他,他干活我就在一旁玩耍,不论我懂不懂,他都会把每一种活计的道理讲给我听,比如墨斗为什么能打出一根笔直的线,怎样检查木板的平整性,我总是问为什么,每次他都说这是规矩。终于奶奶看不惯了,斥责他说,老东西,你儿子跟你学木匠,你还要让孙子跟你一样一辈子拉大锯、做木匠?爷爷总是不屑地说,人就像这木料,不削不直,懂了木匠的道理,他也就会做人啦。 时光荏苒,转眼我长大了,他却老了。毕业那年,我把党组织关系迁回村里,预备党员转正的事便在村委进行了。那天,书记组织村里的党员开会,讨论通过我转正事宜。忙碌之中,我看到父亲搀扶着爷爷走进了村委大院。选票递到了爷爷手中,他深长地望了我一眼,在票上颤抖着写下同意二字,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好久没见到爷爷笑了。 后来他老的走不动了,躺在床上给我讲过去的事,他说入党那天组织上就跟他说,加入共产党,生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魂,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后来解放了,部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他便主动要求复员回家,不给组织添麻烦,回家干同样是建设社会。爷爷还说,自己没有什么大能耐,但是给组织培养了两代党员,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欣慰。 是啊,爷爷的一生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物质财富,但他对党的红心和忠魂却是这个家族的精神力量。 此时的我,不知是思念还是感动,泪光中,爷爷安详地坐在我面前,依旧是不声不响,自己一个人享受着回忆的时光。 我收拾好木匣子,抱紧了它。我会把里面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等我老了再亲手交给他们……(海阳农商银行 于志泳) |